当地时间2020年8月30日,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发表题为《团结合作,开放包容,共同维护人类和平发展的进步潮流》的演讲。
王毅说,过去半年来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了全球。是一面镜子,照射出复杂的世界图景,既有像中欧这样同舟共济、携手合作的暖流,也有甩锅推责、单边霸凌的逆流。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制造仇恨与对抗的“政治病毒”。将政治化、标签化,甚至将特定国家污名化,不仅解决不了自身的问题,反而严重侵蚀国际社会的团结合作。
王毅强调,中国的复兴,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,是让中华文明重归人类发展进步的潮头,开启中国与世界开放交融的新纪元。一些人称中国的复兴是为了改变甚至征服世界,这是对中国历史、中华文明的无知。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,从来没有侵略的基因。对和平和谐的追求,根植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,也是中国如今大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渊源。
王毅表示,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,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在这条道路上,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综合国力不断提升。人民实现了真正当家作主,生活水平不断改善。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,也惠及了全世界。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,为国际格局演进不断注入正面能量。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捍卫者,为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增添稳定因素。中国始终是全球化的推动者,为构建开放型世界不断作出重要贡献。中国始终是世界发展的贡献者,为全球经济增长不断提供强劲动力。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,顺应了14亿中国人民的愿望,顺应了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,不仅有益于中国,同样有益于世界。我们当然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。
王毅说,面临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,中国提出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,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内需,扩大对外开放,同世界更多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,以自身复苏带动世界共同复苏,以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共同发展。
王毅表示,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,坚持走“对话而不对抗、结伴而不结盟”的国与国交往新路,构建更加广泛的全球伙伴关系。中国将继续坚持开放发展,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,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。中国将继续坚持合作发展,以合作促安全、以合作谋发展、以合作迎挑战。中国将继续坚持共赢发展,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,与各国一道不断做大合作的蛋糕,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景。中国将继续坚持包容发展,不会输出制度模式,不搞意识形态对抗,继续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,推动发展模式的交流互鉴。
王毅指出,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灾疫面前,人类再次面临进步还是倒退、团结还是分裂、开放还是封闭的关键抉择。中欧理应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负责任的态度,从中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,共同抵制煽动仇恨和对抗的逆流,坚定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,为复杂多变的世界提供更多的稳定性。
首先,我们要坚决维护和平发展,共同反对分裂世界。中方反对任何“新冷战”的图谋,绝不允许任何势力剥夺中国人民以及各国人民追求发展、实现美好生活的权利。中方愿与欧洲共同发出时代的强音:坚持团结,反对分裂;坚持进步,反对倒退;坚持和平发展,反对冲突对抗。
第二,我们要坚定捍卫多边主义,共同反对单边霸凌。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,中国都将坚定站在多边主义一边,倡导和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。中国视欧盟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,愿与欧方共同维护多边体系的有效性和权威性,捍卫公平正义和国际秩序。
第三,我们要继续拓展互利合作,共同反对隔绝脱钩。今天的中国与世界早已水乳交融,寻求与中国脱钩,就是与发展的机遇脱钩,就是与最具活力的大市场脱钩。中欧作为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,应坚守自由贸易,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,为推动后全球发展繁荣发挥关键作用。
第四,我们要携手应对全球挑战,共同反对以邻为壑。中欧应成为推动全球治理的典范,共同强化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,共同反对本国优先、损人利己的行为,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王毅说,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45周年。45年来,中欧关系发展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,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,合作远大于竞争,共识远大于分歧。45年来,中欧关系发展带给我们的重要经验是,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平等对话增进信任,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,通过建设性沟通妥处分歧,通过加强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。
王毅表示,中国始终重视欧盟的地位和作用,始终支持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。在抗击和共谋后复苏的关键时刻,中欧应进一步加强团结合作,按下对话合作的“重启键”,充分发挥“双引擎”作用,为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注入强大推动力,努力从四个方面建设伙伴关系。
一是构建抗疫伙伴关系。中欧应加强苗、药物、检测试剂研发和生产合作,共同支持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发挥积极作用。中方愿加快建设便利人员往来的“快捷通道”和货物往来的“绿色通道”,助力欧盟经济复苏。
二是强化投资伙伴关系。中欧应本着灵活务实、相向而行的原则,年内达成一项全面、平衡、高水平的投资协定,尽快开展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,尽早达成《中欧合作2025战略规划》,实现互利共赢。
三是打造绿色和数字伙伴关系。中欧在绿色、数字领域互补性强,合作前景广阔。双方应深化环境技术、循环经济、清洁能源、可持续金融等领域合作,加强在信息通信技术、人工智能、电子商务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领域合作,拓展中欧合作新的增长点。
四是深化多边合作伙伴关系。中欧应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、生物多样性、可持续发展等对话合作,共同维护伊核协议,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,加强对非三方合作,为建立一个更可持续、更加安全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。
王毅表示,当前,维护和平发展、推动世界进步的历史性重任落在中欧两大力量的肩上。我们衷心期待中欧这对世界级的关系行稳致远,迈向更高水平,为不稳定的世界增加更多稳定因素,为人类社会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!
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、开放发展、合作发展、共赢发展、包容发展
王毅说,面临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,中国提出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,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内需,扩大对外开放,同世界更多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,以自身复苏带动世界共同复苏,以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共同发展。
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。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,更不愿也不可能去做第二个美国,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,我们都永远不会称霸,永远不搞扩张。我们将坚持走“对话而不对抗、结伴而不结盟”的国与国交往新路,构建更加广泛的全球伙伴关系,不断扩大我们的“朋友圈”。
中国将继续坚持开放发展。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,只会越开越大。我们将以更低的关税水平、更短的负面清单、更便利的市场准入、更透明的市场规则、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,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,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,为全世界创造更多机遇。
中国将继续坚持合作发展。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。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大国协调合作,加强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,增进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,以合作促安全、以合作谋发展、以合作迎挑战。
中国将继续坚持共赢发展。我们一贯反对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,决不会通过掠夺别国资源、牺牲别国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发展。我们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,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,与各国一道不断做大合作的蛋糕,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景。
中国将继续坚持包容发展。我们始终相信,世界是丰富多彩的。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,不会输出制度与模式,更不愿搞意识形态对抗,将继续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,推动发展模式的交流互鉴。
建设中欧四方面伙伴关系
王毅表示,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45周年。45年来,中欧关系发展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,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,合作远大于竞争,共识远大于分歧。中欧双方社会制度虽然不同,但不是制度性对手,而应是全方位战略伙伴。45年来,中欧关系发展带给我们的重要经验是,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平等对话增进信任,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,通过建设性沟通妥处分歧,通过加强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。
王毅说,习近平主席指出,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、两大市场、两大文明,主张什么、反对什么、合作什么,具有世界意义。中国始终重视欧盟的地位和作用,始终支持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。在抗击疫情和共谋疫后复苏的关键时刻,中欧应进一步加强团结合作,按下各领域对话合作的“重启键”,充分发挥“双引擎”作用,为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注入强大推动力,努力从四个方面建设伙伴关系。
一是构建抗疫伙伴关系,推动疫后经济复苏合作。当前没有什么比控制疫情、挽救生命更重要。中欧应加强疫苗、药物、检测试剂研发和生产合作,共同支持世界卫生组织、“全球疫苗免疫联盟”等国际机构发挥积极作用。中方积极评价欧盟出台大规模复苏基金,愿加快建设便利人员往来的“快捷通道”和货物往来的“绿色通道”,助力欧盟经济复苏。
二是强化投资伙伴关系,实现互利共赢。中欧应本着灵活务实、相向而行的原则,尽早就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难点问题找到解决方案,今年内要达成一项全面、平衡、高水平的投资协定。在此基础上,双方有必要尽快开展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,启动自贸进程。双方还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,尽早达成《中欧合作2025战略规划》,为双方全方位对话合作提供制度性框架。
三是打造绿色和数字伙伴关系,拓展中欧合作新的增长点。中欧双方在绿色、数字领域互补性强,合作前景广阔。我们应深化环境技术、循环经济、清洁能源、可持续金融等领域合作,打造中欧绿色伙伴;加强在信息通信技术、人工智能、电子商务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领域合作,打造中欧数字伙伴,为全球数字领域标准规则作出中欧双方的贡献。
四是深化多边合作伙伴关系,加强中欧国际事务合作。中欧在气变领域的多边合作,已成为双方合作的旗帜和典范,也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标杆。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、生物多样性、可持续发展等对话合作,携手克服各种全球性挑战。我们还应共同维护伊核协议,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,加强对非三方合作,为建立一个更可持续、更加安全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。
中欧应共同抵制煽动仇恨和对抗的逆流,坚定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
王毅说,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使变局加速演进。当前,新冠病毒仍在侵蚀人类生命健康,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,全球治理面临重大困境,失业潮、破产潮、断链潮汹涌而来,治理赤字、发展赤字、信任赤字有增无减。世界向何处去?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灾疫面前,人类再次面临进步还是倒退、团结还是分裂、开放还是封闭的关键抉择。
王毅表示,时代大潮滚滚向前,任何倒行逆施都不得人心,也不可能长久。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十字路口,中欧理应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负责任的态度,从中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,共同抵制煽动仇恨和对抗的逆流,坚定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,为复杂多变的世界提供更多的稳定性。
首先,要坚决维护和平发展,共同反对分裂世界。事实早已证明,穷兵黩武只能带来军备竞赛和安全困境,阵营对垒终将致使国际合作分崩离析。作为负责任的大国,中方的选择是明确的,我们坚决反对任何“新冷战”的图谋,绝不允许任何势力剥夺中国人民以及各国人民追求发展、实现美好生活的权利。我们愿与欧洲共同发出时代的强音:坚持团结,反对分裂;坚持进步,反对倒退;坚持和平发展,反对冲突对抗。
第二,要坚定捍卫多边主义,共同反对单边霸凌。单边霸凌行径愈演愈烈,成为国际多边秩序面临的最大挑战。我们不能允许强权政治将世界带回丛林时代,不能允许单边主义阻挡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步伐。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,中国都将坚定站在多边主义一边,倡导和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。中国视欧盟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,愿与欧方共同维护多边体系的有效性和权威性,捍卫公平正义和国际秩序。
第三,要继续拓展互利合作,共同反对隔绝脱钩。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,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可分割。个别国家强行搞脱钩,违背市场规律,脱离客观实际,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。今天的中国与世界早已水乳交融,寻求与中国脱钩,就是与发展的机遇脱钩,就是与最具活力的大市场脱钩。中欧作为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,应坚守自由贸易,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,为推动疫后全球发展繁荣发挥关键作用。
第四,要携手应对全球挑战,共同反对以邻为壑。人类的相互依存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,面临的风险也从未像今天这样频繁而莫测。气候变化、网络安全、恐怖主义、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挑战给世界带来现实威胁,类似疫情危机的全球性挑战未来仍会发生。中欧应成为推动全球治理的典范,共同强化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作用,共同反对本国优先、损人利己的行为,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中国发展道路不仅有益于中国,同样有益于世界
王毅表示,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,中国人民艰难探索、砥砺前行,找到了一条复兴发展的成功道路,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,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综合国力不断提升。人民实现了真正当家作主,生活水平不断改善。今年,中国人民将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决战脱贫攻坚。这意味着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摆脱绝对贫困,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减贫目标。明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成立100周年。为民族谋复兴、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,14亿人摆脱贫困、迈向富裕是对初心的践行。
王毅强调,中国的发展是中国人民用勤劳、智慧和勇气干出来的,也得益于和平友善的国际环境,得益于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。同时,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,也惠及了全世界。
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,为国际格局演进不断注入正面能量。新中国成立之初,就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,并把维护世界和平写进了第一部宪法,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出这一庄严承诺的国家。70多年来,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战争和冲突,从未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主动裁军400多万,积极参与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》等国际军控、裁军和防扩散进程。现在,中国已成为联合国会费和维和摊款第二大出资国,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士兵最多的国家,参与了几乎所有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。
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捍卫者,为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增添稳定因素。迄今,中国已加入了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国际组织和500多项国际公约,并且积极履行责任义务,每年足额缴纳各项会费。长期以来,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,坚决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,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,维护以世贸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,坚定捍卫国际社会公平正义。
中国始终是全球化的推动者,为构建开放型世界不断作出重要贡献。当前,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。截至2019年,中国总体关税水平已降至7.5%以下,低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,已接近欧洲水平,而且未来还将继续下降。中国市场准入也在不断扩大,已连续两年成为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。中国是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,是国际各大跨国企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。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约490家在中国拥有投资项目。习近平主席提出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倡议7年来,中国已经同138个国家签署了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文件,与合作伙伴国家的货物贸易总额累计超过了7.8万亿美元,直接投资超过1100亿美元,有力促进了各国民众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。今年上半年,中国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投资同比增长19.4%,中欧班列运行5122列,同比增长36%,成为承载希望的“钢铁驼队”,为保障疫情下中欧及“一带一路”合作伙伴物流畅通和物资供应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中国始终是世界发展的贡献者,为全球经济增长不断提供强劲动力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,连续10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过30%,中国的减贫事业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%。无论是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,中国稳健的政策、坚实的经济基础,都在地区和世界经济复苏发展中起到重要拉动作用。面对全球疫情,过去半年来,我们发起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球紧急人道行动,迄今为止已经响应各国需求,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紧急医疗物资援助,以解各方的燃眉之急;为180多个国家举办了卫生专家专题视频会议,毫无保留地分享成熟的诊疗经验和防控方案;向31个有紧急需求的国家派遣了33支医疗专家组,面对面地开展交流和指导。
王毅指出,这些鲜活的数据、真实的事例,无不说明了一个道理,那就是: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,顺应了14亿中国人民的愿望,顺应了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,不仅有益于中国,同样有益于世界。既然这条道路是正确的,我们当然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。
(文章来源:中国驻法国大使馆)